交通運輸是經濟的晴雨表。今年以來經濟下行,民航運輸增速同步放緩。不過,從長遠看,中國民航仍處于快速上升區間,市場空間極其廣闊。
準備到海南度假的姚女士發現,最近打折機票不少,經濟艙能打到7折,頭等艙甚至有不到4折的機票,算下來價錢與經濟艙全價一樣。而去年這個時候,熱門航線不僅難覓打折票,還會早早售完。
事實上,進入下半年,航空公司常常面臨艱難的抉擇——在運量充裕、需求放緩的情況下,是保持高票價而犧牲客座率,還是大幅打折吸引客流?
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11月底,全民航累計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56.5億噸公里,比去年同期增長5.8%;旅客運輸量2.93億人次,同比增長9%;貨郵運輸量同比下降2%。
這樣一組數據,在全球范圍來看,會令許多外航眼紅。今年以來,全球民航業增長緩慢,成熟市場國家的行業增幅甚至不到2%。但是和前些年比,今年我國民航增速下降明顯。改革開放30多年,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年均增速達到17%,遠遠超過同期GDP平均增長10%的速度。今年的表現甚至低于預期。年初,即便已考慮到經濟下行的可能,民航局仍預測,2012年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可望達到632億噸公里,旅客運輸量3.2億人次,貨郵運輸量578萬噸,分別比上年增長10.1%、10.3%和4.7%。12月進入又一個民航旺季,客流量估計會有所增加,但難以改變全年整體狀況。因此,今年的民航運行將是少有的低于預期,特別是貨郵運輸量,差距較大,出現萎縮。
交通運輸是經濟的晴雨表。經濟下行,人流貨物流相應會有所減少,這必然影響到航空運輸的需求。仔細分析,今年前10個月國內航線增長9.3%,依然保持了較快的增速,這與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7.7%、消費增長快于投資增長的總體表現基本一致。國際航線是1.5%的負增長,這也與全球經濟不景氣、外需下降密切相關。
在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較大的時候,航空公司曾紛紛采取壓低票價、刺激市場的做法,當年旅客運輸量實現了19.7%的增速,但全行業實際票價僅為公布全價的五成多,航空公司一定程度上是賺吆喝不賺錢。今年,在燃油成本上漲、匯兌收益減少的情況下,航空公司對低價策略更加謹慎。一些規模較小、運營靈活的航空公司,如海航、春秋航空等,悄悄加大了折扣力度,而三大航則較少采取價格戰的手段來爭取客源。
不過,航空公司普遍對未來走勢表示樂觀。一方面,雖然成本增加、需求放緩,但航空公司仍處于盈利狀態,前11個月航空公司共實現利潤209億元。另一方面,從今年9月份起,宏觀經濟呈現出企穩回升態勢,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“穩中求進”的總基調,并提出要繼續擴大消費,這將有效刺激航空市場。
從長遠看,我國民航業仍處于快速上升區間。根據民航局“建設民航強國”的構想,到2020年,全國人均乘機次數將達到0.5次,航空服務覆蓋全國89%的人口,航空運輸開始成為大眾化的出行方式。人均乘機0.5次,意味著年旅客運輸量會達到近7億人次,而現在剛走到3億人次的門檻,市場空間可謂極其廣闊。覆蓋全國89%的人口,意味著機場數量將迅速增加。目前中國2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數已達800個以上,現有民用機場尚不到1/4。今年以來,中西部多個機場新建、擴建,明年全國將建成12個新機場,建設熱潮已經來臨。國家明確到2020年,完善機場布局,使機場數量達到244個。民航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,民航目前在中國是朝陽行業,市場前景光明,在此過程中受經濟波動的影響增速有快有慢,都屬正常,不會影響總體向好的大趨勢。